鸿蒙智行满一年 华为如何用最快速度卖出50万台车

焦点 2024-12-30 02:21:45 3241

那四个字,鸿蒙华为何用不是智行最快虚假宣传。

华为大概用了一年时间,满年卖出从新能源车市场上的速度路人甲,变成了聚光灯下的鸿蒙华为何用男主角。

鸿蒙智行满一年 华为如何用最快速度卖出50万台车

11 月 26 日,智行最快在华为 Mate 品牌盛典上,满年卖出华为系首款百万车型尊界 S800 正式亮相,速度预售价 100 万-150 万元。鸿蒙华为何用尽管在那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智行最快发布会里,留给尊界 S800 的满年卖出时间不过 10 分钟,但并不妨碍它收获无数关注。速度两天之后,鸿蒙华为何用这款百万豪门的智行最快首份战报出炉:48 小时内,共收获 2108 个订单。满年卖出

不过,在笔者看来,相比于百万豪车亮相后的「盲订」成绩单,更让行业关注的,是鸿蒙智行旗下品牌车型对市场的抢占速度。

这恰好也是「鸿蒙智行」生态联盟成立一周年的日子。一年前的 11 月 26 日,华为宣布成立「鸿蒙智行」,先后和赛力斯、奇瑞、北汽和江淮推出了四个「界」品牌,累计已完成了 50 万新车的交付。

官方称,达成这一成绩共用时 32 个月,并表示创下了「中国新势力最快交付记录」。实际的效率其实更高一些,核心转变来自于去年问界新 M7 改款后的大卖,以及消费者随之而来地对华为系车型的关注。

华为系近一年的强势,一方面改变了国内消费者的某些购车习惯,另一方面也推动行业加速内卷。短短一年内,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几乎从「亮点」卷成了「标配」。从无到有,已经有超过 15 个品牌在这段时间里宣布全量推送城市 NOA(领航辅助驾驶功能)。

在汽车行业里,「时机」是这场商业较量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。在同级别的竞争里,一旦拥有了对手不具备的功能或者价格优势,某种程度上是,在这场消费竞争里,你就已经领先了相当大的身位。

重新观察鸿蒙智行这一周年的发展,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上,这一年的几大竞争主题。

问界新 M7 的爆款故事

去年 9 月改款上市的问界新 M7,在当时新势力普遍月交付不超过 2 万台的行业背景下,问界新 M7 上市四周即收获超过 5 万大定订单,成为当时华为智选车业务(即后来的鸿蒙智行)乃至整个行业的爆款产品。

站在 2024 年年底复盘这个案例,我们发现其中有三点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,分别是:新的价格策略、智能化功能,以及品牌带来的流量效应。

首先是全新的价格策略。问界新 M7 上市时,比起主要竞品理想 L7,哪怕是顶配 M7 也比理想 L7 的入门版低了整整 1 万元;而比起自家的前一代产品,全系降价幅度更是达 7 万之多(从 31.98 万起售降至 24.98 万起售)。可以说,这种激进的定价策略,奠定了问界新 M7 大卖的基础。

价格战是过去 2 年里,国内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的主题。核心方法正是树立一个明确的同级竞争对手,通过价格调整吸引消费者注意力。

问界新 M7 上市 15 个月订单已突破 30 万 | 图片来源:极客公园

今年大卖的小米 SU7 也用了相似的策划,先全面对标同级别的特斯拉 Model 3,再推出低于 Model 3 的价格以获得用户。类似的还有 2024 年增长曲线最陡峭的车企——零跑汽车,被调侃为「半价理想」,也正是依靠着极高的性价比,一路从年初的月交付 1 万出头,攀升至 11 月的单月交付破 4 万。

其次是智能化能力,这也是华为系车型在产品端的一个核心竞争力。在问界新 M7 上市的时候,智能座舱以及「无图」智能驾驶是两个智能化的重要卖点。这种领先的智能化配置,使其在众多竞品中脱颖而出,吸引了众多对智能科技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。

当然,其他厂商的追赶步伐也逐步加速。到如今 2024 年年底,很少再有国内消费者质疑「为什么我的车里需要一个大屏」,反之,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几乎已经成为了 20 万以上新车的标配。

最后一点,是华为的品牌影响力溢出。

问界新 M7 上市的时候,恰好赶上了两个流量热潮。第一,问界新 M7 的推出时间正值传统的「金九银十」,这款定位为家庭用车的产品可以赶上国庆黄金周的进店热潮;第二,也是更关键的在于,彼时正值华为 Mate 60 系列上线,华为线下门店的进店量猛增,而问界新 M7 正好抓住了这波泼天的流量——这几乎是其他任何新势力品牌都很难复制的流量密码。

智能化和「遥遥领先」

前文提到,智能化如今已经成为了高端产品的标配,而在这波智能化浪潮里,华为在传播普及以及产品演进上,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。

华为并不算中国新势力造车力量里,智能驾驶/自动驾驶领域的先行者,百度、小鹏等都在智驾领域钻研近 10 年之久。但先行者们没有对智驾能力进行破圈传播。智驾在很长时间里仍被视为一种尝鲜或小众极客的功能,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和使用。

余承东那句著名的「遥遥领先」,其实就出自于对新车智能化的描述和形容,有人也将其视为一种调侃。但不可否认的是,华为依托为两个爆款车型(问界新 M7、问界 M9),成功让更多消费者对 L2+级别自动驾驶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和认知。

截止 11 月底,鸿蒙智行 50 万车主目前累计的智驾里程,已经超过了 9.3 亿公里。L2+级别的辅助驾驶及自动泊车功能,已经成为了如今被高频使用的用车功能。

对于行业而言,华为对于智驾的持续研发投入及传播,也成功地把一众友商都「卷」起来了。

理想汽车非常积极地参与了这轮智驾传播 | 图片来源:理想汽车

从去年的「开城大战」,再到今年的「端到端」以及「车位到车位」,大家都意识到了,智驾不再是一个添头,而是真正可以变成消费者购车环节中的重要「参数」。更重要的是,智驾能力也可以切实提高一个智能汽车品牌的形象。一直把华为视为主要竞争对手的理想,就在今年大力投入智驾,不仅要摆脱过去被调侃为「冰箱彩电大沙发」的形象,还要力争树立起端到端、车未到车位的「全国首发量产」,可见行业对智驾研发和传播的重视。

另一方面,从去年的去高精地图开始,再到 2024 年各家纷纷尝试将大模型融入智能驾驶开发中,并纷纷尝试推出不含激光雷达的纯视觉方案,智驾的成本也在进一步下降。今年 8 月,小鹏就将 L2+级纯智能驾驶下放到了 15 万级别的 A 级车型 MONA M03 上,且成功将其打造成了该细分市场的爆款。

可以预见的是,往后的中国新能源消费市场,智驾将不再是 20 万、30 万以上高端市场的独有。「遥遥领先」之后,智驾将成为中国用户越来越在意的标配功能。

「华系」需要新爆款

从 0 到 50 万,虽然鸿蒙智行四「界」品牌都已集齐,但目前订单仍主要来自于问界。

其中,问界新 M7 贡献了 30 万订单,问界 M9 贡献了 18 万订单。

时间是原因之一,赛力斯和华为的合作自 2019 年就开始。并且,问界品牌下的产品也正好对应 20-50 万区间的家庭增程 SUV 市场——某种意义上,这是被理想验证过的一套产品区间。

问界的大卖,也帮助赛力斯成为继特斯拉、比亚迪、理想外,全球第四家实现正向盈利的新能源车企。

对华为而言,下一步的挑战在于,在其他不同能源形式、价格区间上,要持续推出新的爆款。

目前,鸿蒙智行旗下其余 3 个品牌分别为智界(华为 x 奇瑞)、享界(华为 x 北汽)、尊界(华为 x 江淮),价格区间横跨 20-150 万元之大。仅靠「智能化」这一张牌,要涵盖如此大的价格区间,是非常困难的。

此外,目前智界、享界旗下的三款产品均为纯电动力形式,这并非华为的优势所在——在问界产品上,增程和纯电的销售只比接近 9:1。相比增程,纯电成型不仅需要在产品力、售价等方面进行平衡,还非常考验车企在充电桩等基础补能设施上的布局。今年,理想的纯电车型就在转型过程中跌了跟头。而享界 S9、尊界 S800 对应的 50 万、100 万级别的行政豪华轿车,用户需求画像也和家用 SUV 有着极大的不同。

过去几年里,中国新势力车企们通过积极的创新,在相当一部分的主流细分市场上,用更符合国内消费者需求的产品,重新塑造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价格定义权。但目前,整体市场仍处于用毛利换规模的阶段。除国内品牌间激战外,传统品牌也都企图通过研发、合作等卷土重来。

可以预见的是,这场商战还会更加激烈。在过去 32 个月的经验之外,鸿蒙智行和中国新势力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qyipd.angougou.net/news/87d9899814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金靴不保?哈兰德近6场英超仅1球,和萨拉赫并列榜首但多赛2场

[流言板]阿特金森:马克思

“三眼灯”遭调侃:蔚来萤火虫有争议是好事

一起欣赏津门虎队2024赛季10佳进球⚽️

全市场:补强右路,罗马有意巴列卡诺右边卫拉蒂乌

[流言板]哈斯勒姆:12年东决G6赛前大巴迟到,那件事激怒了詹姆斯

百年豪门危在旦夕!瓦伦西亚15轮10分垫底 西甲6度夺冠&欧冠2连亚

黑神话悟空销量3000w,博得之门3销量1500w,说明玩家更认可黑神话悟空

友情链接